Vizcom 初探
https://www.vizcom.ai/
當Stable Diffusion (下稱SD)剛出來的時候,一方面我震驚於AI的進步;另一方面我思考怎麼將這種AI繪圖導入工業設計流程中,以減少花在rendering上的時間。由於當時SD不是個開發成熟的應用程式,UI做得不好且相當複雜,加上AI繪圖不斷的進步,今天學的可能明天就沒用了。所以我想等AI繪圖軟體成熟後,我再來學好了-- 只是想不到這個之後來得這麼快。
以下介紹的是Vizcom 這個AI繪圖網站。Vizcom的UI非常乾淨簡潔,非常好上手,使用者只要將半成品品質的圖(線稿、簡單上色稿、3D軟體中的截圖)上傳,就能在詠唱後自動生成3D rendering。
(Viscom介面,簡單明瞭)
以下是測試結果:
1. 線稿透視圖 (Prompt: sunglasses, on a wooden desk)
2. 線稿正、側視圖
(Prompt: IP Camera)
p.s. 正、側視圖的效果不如預期,AI無法判斷深淺以及曲度。
3. 初步捲線器3D截圖
(Prompt: fishing reel)
由以上的測試中,效果相當好,且每張圖出圖的時間大約是5~15秒,確實遠比傳統的方式快上許多。然而,Vizcom還是有個比較大的缺點:無法指定局部修改的區域(這點SD可以做得到)。不過這也不是個很重大的問題,畢竟PS修圖是每個工業設計師的基本功之一,Vizcom幫忙ren出正確度95%的圖,剩下的就設計師自己PS即可。
剛說到了一個SD沒有的缺點,現在來說個SD沒有的優點。Vizcom有基礎的圖層架構,所以可以跟PS一樣,在不同的圖層做不同的元素後,用混合模式疊加,產出最後的圖面。此外,Vizcom還有內建的簡易3D,使用者選用後,調好角度放到場景中,即可生成該3D的render。更貼心的是,如果內建3D沒有使用者要的3D,使用者可以自行上傳想要ren的3D檔到場景內。
留言
張貼留言